【推荐】创新体制海东融资不再贫血政府平滑基金

股票知识 阅读 159 2025-03-03 12:14:51

青海新闻网讯 随着投融资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,海东市社会融资能力不断增强,融资由“输血”变“造血”,满足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金融需求。

记者从22日召开的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获悉,“十二五”期间,海东市全社会融资累计达到921.23亿元,年均增长10%。全省首支30亿元政府债务平滑基金成功落地,为深化政银合作、创新融资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,有力保障了海东工业园区和重大项目资金接续。首次发行企业债15亿元,有效拓展了融资渠道。

截至6月底,全社会融资到位142.99亿元,同比增加31.11亿元,增长27.8%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1%;全市担保资本金达10.15亿元,新增担保项目698个,新增担保贷款5.24亿元,在保贷款余额12.46亿元,累计担保项目10381个,累计担保贷款41亿元。

同时,海东市资本市场融资稳步推进,共向省股权交易中心申报企业70家,其中32家企业已挂牌,占全省挂牌企业总数的13%,4家企业通过发行私募债实现融资3243万元。在银政、银企合作方面,海东市相继与国家开发银行青海分行,工、农、中、建等商业银行省分行以及青海银行、招商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兴业银行、中信银行召开了项目对接会,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梳理各县(区)、各部门、各企业的申贷项目,与各金融机构开展了多层次、多形式的对接活动,有效促进了融资工作。

此外,海东市还率先启动农村金融改革工作,出台了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综合改革的一方案六办法六细则,全市乡镇金融服务站全面建立并挂牌,共配备金融服务站站长94名,金融指导员160名,金融联络员1200名,金融特派员60名。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——海东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,启动农村“六类”产权抵押融资工作,累计发放贷款7000余万元。

通过不断推进,海东市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。2015年底,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.74亿元,占GDP的比重达到2.5%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5亿元,较年初增加52.94亿元,增长10%;各项贷款余额282亿元,较年初增加28.21亿元,增长11%;存贷比为49%,较年初上升0.4个百分点。

按照《关于加快海东市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意见》要求,海东市未来将继续创新融资方式,扩大融资规模,力争到2020年末,全社会累计融资规模达到2300亿元,年均增长15%以上;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050亿元以上,年均增长15%以上;贷款余额达到630亿元以上,年均增长20%以上。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,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2.5%提升到5%。

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

影像仪测量仪

自动测量仪器

相关内容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上一篇: 【推荐】创新争先建设橡胶工业强国橡胶基金 下一篇: 【推荐】创新升级光大证券金阳光APP推出70版本手机股票软件资讯

相关资讯